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俗称“苏超”)自开赛四个月以来,已两度陷入与足协相关的不实传闻漩涡。最新一轮谣言涉及赛事更名问题,引发广泛关注。
近日,部分自媒体平台散布消息称,该项赛事已更名为\"江苏健康文化旅游足球城市联赛\"及\"江苏健康文化旅游皮球城市联赛\"。针对这一传言,扬子晚报记者专访了江苏省足协副主席、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组委会副秘书长王小湾。王主席明确表示:\"'苏超'从未考虑过更名事宜,相关传言纯属虚构。\"
这一谣言的发酵源于中国足协近期印发的《中国足球协会社会足球赛事活动赛风赛纪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该文件要求跨区域社会足球活动主办方履行事前报备程序。部分自媒体借机炒作,炮制出\"中国足协收编苏超\"等不实言论,进而衍生出赛事更名的虚假信息。
回溯至六月初赛事刚获得广泛关注时,网络就曾出现\"苏超与足协公开对抗\"的失实报道。当时有网帖声称江苏足协以\"文旅项目\"为由拒绝中国足协的运营指导。经江苏台记者核实,江苏省相关部门及中国足协均予以否认。足协方面特别强调,从未对苏超赛事提出过任何视察或指导要求。作为江苏省体育局主办、省足协承办的赛事,苏超始终在规范框架内运作。
深入剖析这两起谣言,不难发现其背后折射出社会公众对苏超赛事的特殊期待。
展开剩余58%8月17日南京主场对阵盐城的比赛中,60633名观众创造了国内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率新纪录。这一盛况由澎湃新闻记者陈均记录在案。
公众期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首先,寄托着对中国足球新出路的探索希望。在中超表现持续低迷的背景下,许多球迷将目光转向苏超,期待这项赛事能为中国足球开辟新路径。尽管专业人士指出业余联赛与职业联赛存在本质差异,但公众的热情丝毫未减。
其次,存在对中国足协介入的普遍抵触。虽然根据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,作为中国足协51家会员单位之一的江苏省足协理应接受行业指导,但在当前舆论环境下,足协对苏超的管理保持着明显克制。在中国足协官网以\"苏超\"为关键词检索,结果为零的现状就是明证。
第三,公众更倾向于将苏超视为超越体育范畴的社会文化现象。赛事支持者更愿意将其解读为城市形象工程、经济活力催化剂,而非单纯的体育竞赛。8月30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现身宿迁主场观战淮安队的场景,就将这种城市自豪感推向了高潮。
2025赛季第十轮宿迁对阵淮安的比赛画面,已被视觉中国收录。这项赛事的持续发展,正深刻反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心态。
[消息来源:澎湃新闻]
发布于:福建省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