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6月15日,以“非遗正青春”为主题的2025年江岸区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吉庆街顺利举行。活动凭借丰富多元的内容与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热情参与。
活动现场,非遗市集人头攒动,武汉面塑、武汉木雕、烙画艺术等20余个非遗项目汇聚于此。面塑作品栩栩如生,细腻逼真的木雕工艺令人惊叹,古朴雅致的烙画艺术韵味十足……
活动现场
其中,武汉面塑专门设置了手工互动环节,市民纷纷来到在面塑传承人张露文身边,在她的指导下亲手尝试制作面塑小物件,从揉、搓、捏、剪到塑形、上色,沉浸在传统手工艺的创作乐趣中。
展开剩余72%“我感受到很多非遗技艺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今天喝到了非遗茶、体验了非遗面塑,还买到了心仪的金工小首饰,很有意思。”游客王女士说,希望吉庆街以后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,让大家近距离了解非遗,有更多机会学习非遗文化。
在“万里茶道的故事”茶席上,氤氲茶香萦绕,非遗新消费快闪沙龙正在开展。来自非遗领域的传承人、企业家等围坐一堂,围绕非遗商业化、市场化、品牌化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,思想的火花在茶香中不断碰撞,为非遗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探索更多可能。
在“万里茶道的故事”非遗传承人马晓丹看来,新时代非遗传承需要做到活态化、创新化和生活化,不仅需要结合研学、文旅,让非遗走进现代场景,做到活态传承,还得综合用短视频、文创产品等新方式传播,支持大学生创新演绎,吸引更多年轻人,做到创新表达。此外,在产业赋能上,需打造“非遗+”生态链,如茶道IP联动老字号和其他非遗项目,共同激活文化消费。“简单来说,就是别把非遗供起来,要让它有用、有趣、有未来,让传统基因在当代生活中重焕生命力。”
“武汉面塑要实现传承与发展,需积极迎合市场潮流和年轻群体。”张露文说,一方面,将现代潮流元素融入面塑创作,以动漫角色、热门IP等为原型,设计出更符合年轻人口味的作品;另一方面,将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,走进学校、商圈开展面塑体验活动,让青少年亲身感受面塑魅力,这也有利于非遗技艺的传播与传承。
非遗新消费快闪沙龙
非遗活动展位
活动合影
活动期间,走进充满烟火气息的吉庆街,老通城豆皮金黄油亮、外脆里嫩,浓郁的豆香与糯米的软糯完美融合;蔡林记热干面香气四溢,筋道的面条裹满浓稠的芝麻酱。这些承载着武汉人记忆的非遗老字号美食,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,让市民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非遗文化在饮食领域的深厚积淀。
发布于:北京市富华优配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